复盘70年看茅台如何“千方百计”强化科学技术创新
“茅台致力于让传承的越来越传统,让创新的越来越现代,在传承好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围绕物质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持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产品。”
8月27日,在与华为公司交流座谈期间,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再次介绍了茅台当前在科研技术领域方面的发展方向。
这与早先茅台集团党员代表大会对科学技术创新的判断一脉相承,进一步突出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在这次大会上,王莉作为新任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参会。她不仅非常熟悉一线工作,并且是近年茅台在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转型、电商营销方面诸多重大创新决策的带头人,是茅台敢于革新的代表。王莉履历的更新,也让外界对茅台的科学技术创新有了更多期待。
大会提出,“要坚持白线发展,深化改革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突出科技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数字赋能建设数字化体系,紧盯项目形成优质资产体系,千方百计增强内生动力、激活发展潜力、加速能级跃升,构建活力迸发的改革创新体系。”
纵览茅台发展,科学的力量在茅台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极为特殊的作用。有观点认为,数十年来,茅台已将科学研究融入骨髓,使其成为企业机体中的一部分。
近十年来,茅台集团围绕全产业链各领域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60亿元,开展各类科研创新项目260多项。
这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58项,新建1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并逐步实施了5000多项小改小革项目。
茅台正逐步构建基础研究体系、酿造工艺技术体系、酒体设计体系、品质评价体系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控体系等五大酿造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用科学传承美、科技创新美。
持续实施领军人才“首席计划”、青年人才“杰青计划”,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为茅台科技创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筑牢根基。
以“杰青计划”为例,茅台将加大35岁左右人才培养力度,到“十四五”末,培养5-8名35岁以下公司核心专家和30-40名的优秀青年人才。
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由茅台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升级成立,是茅台集团面向经济主战场,立足发酵食品产业技术发展,以企业自身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建成行业一流、全国知名的研发创新平台为目标,推动由单学科、单领域向多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和紧密协同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拉开了茅台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幕。
依托新组建的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茅台将围绕酿造原料、酿造环境、酿造微生物、工艺控制、白酒风味与品质、食品健康与安全和标准化管理等7大领域启动科技创新项目,推动茅台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质的突破和系统提升。
目前,茅台酿造过程及环境中已发现1946种微生物,其中1063种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线种。
茅台已准确定性茅台酒中965种风味物质,明确其中730种有风味贡献、361种有关键风味贡献,形成了茅台酒风味物质数据库和实物标准库。
至今:实现了丰度占80%以上的功能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总的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占发酵体系10%
利用宏基因多组学研究技术,科研人员发现茅台酿造体系中存在1900多种微生物,茅台酒产区微生物菌群不同于其他香型白酒产区也不同于酱香型白酒产区,证实了上述科学论断。
今年3月20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组对茅台集团《茅台酒酿造过程酵母菌全程解析与资源挖掘》《制酒全过程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两项成果分别进行了鉴定,两项成果均获得国际领先的鉴定评价。成果鉴定委员会由2位院士和5位业界权威专家组成。
《茅台酒酿造过程酵母菌全程解析与资源挖掘》:通过6年的研究,项目团队筛选并获取茅台酒酿造过程中纯培养酵母菌3168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归属于20个属41个种,远超于已有白酒文献所报道的25种,发现筛选到的酵母菌活菌资源总占比超高通量测序中酵母菌占比95%以上,为阐释“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提供了科学依据。
《制酒全过程多维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通过6年的研究,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制酒全过程工匠经验,统一经验性感官评价维度和标准,显性化工匠经验。项目应用之后,茅台通过该项目建立的“数据+感官”“过程+结果”生产综合判断体系,确定了工艺调控可实现各轮次产量及酱香含量的结构优化,实现了年度优质稳产的目标。
“两项成果”的成功鉴定对于中国白酒的生态酿造和微生物资源挖掘及靶向调控研究,为白酒的风味和品质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明,不仅开行业“先河”,也树立起科技引领白酒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风向标”。
以上两项成果共申请发明专利12件。其中已授权专利9件,成果转化率超40%;第二项成果已全部应用于生产实践。
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日益显著、平台建设多点突破,茅台对“美”的诠释、创造一直在刷新市场的认知。
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茅台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2022年,茅台集团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5项,同比增长17.3%,各项专利参与人数近200人,参与单位(部门)超20个。
此外,茅台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2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6项,发表SCI、EI和CSCD等科技论文561篇,主持和参加制定标准39项,荣获各类科技创新表彰39项,国际领先成果鉴定5项,8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公司生产实际中得到有效转化运用,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茅台的科学研究,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方面验证了茅台传统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指导找到了更为有力的科学支撑。
新开发制曲、制酒关键节点近红外快检方法等10余项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对生产的管控能力。开发了适用于茅台酒的谷壳清蒸设备,产能达到1.8吨/小时,可供68个制酒班使用。
茅台已实现主要生产固废100%资源化利用,绿色用电全覆盖;启动核心产区生态特征解析和生态承载力研究工作十年来,初步摸清了茅台酒原产地域水、土、气等生态要素本底情况。
在贵州省国资委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全省监管企业专项考核中,茅台集团2022年考核名次位列前列。技术创新实力综合评分较2021年提升10.5分,达到较好水平。
2022年,茅台集团围绕原料、微生物、酿造环境等七大方面有序开展科研项目203项,同比增长70.94%;累计开展国家级项目13项,同比增长85.71%;累计开展省部级项目59项,同比增长28.26%;公司级项目170项,同比增长53.15%;申请发明专利95项、发表文章77篇(27篇SCI),分别同比增长17.3%、66.7%。
2022年5月19日,茅台“i茅台”正式上线。作为茅台深入实施数字营销法的重要平台,一年来,i茅台将各个营销渠道融通,打造出“线上购酒,就近提货”的消费模式,前所未有地拉近了茅台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距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i茅台成为了茅台产品价格的锚定器和渠道改革的重要推手,在今后势将发挥更大、更强的作用。
2023年1月1日,巽风数字世界上线,其依托虚拟现实研发技术基础,应用互动体验引擎、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以“茅酒之源”作为原点,将其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映射到虚拟世界当中,深度还原茅台酿造环境、挖掘茅台历史文化和工艺工法,搭建出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数字家园,和一个属于茅台和用户的“平行世界”。巽风数字世界的推出,也将进一步形成链接茅台上下游产业链的数字生态。
目前,“i茅台”注册用户已突破4000万,成为茅台数字营销的典范和主阵地,巽风数字世界注册用户突破386万,日活跃用户近40万,成为文旅业态中的重要增长极。“巽风数字世界”也在酒行业开创了行业数实融合的先河。
“要加快推动数字化,对‘i茅台’进行优化升级,推动系统功能迭代,提升数据运营能力,要在‘巽风’共创阶段实现功能上的突破,推进工业互联网运营,全面推进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
2023年,茅台科技创新工作包括三大板块和方向:一是深化创新链内涵,赋能产业链发展;二是聚力数字化转型,引领现代化发展;三是坚持“一盘棋”思路,持续完善集团创新体系建设。
2023年茅台集团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项目304项,其中启动新立项目115项,包含国家级13项、省级25项,要确保结题完成10项,全力打造出更多高水平项目成果。
此外,茅台集团还实现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200件,成果转化率达到20%,推动茅台更高质量发展。
茅台的科学意识觉醒非常之早,科创领先的特质也始终贯穿其70年发展之中。7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贯穿了茅台每一个关键历史时期,对茅台传承发扬传统酿造工艺、永葆卓越产品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9年:编写了《贵州茅台酒整理总结报告》,制定了茅台酒工艺14项操作要点,第一次将口传心授的生产工艺转化为工艺指导书;
1964年:茅台“两期试点”科研项目第一次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探讨研究分析传统白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机理,使得几千年的酿造工艺步入了科学化发展时代;
“三种典型体”的提出:摸索出了茅台酒的勾兑规律,开创了中国白酒分型定级的先河,茅台窖底香主要成分已酸乙醋的发现,对浓香型白酒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965年:季克良总结整理了《我们是如何勾酒的》论文,第一次提出“白酒勾兑”的科学理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勾兑热潮,推动中国白酒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1989年:通过系统剖析白酒品质的影响因素,明确提出了贮存对白酒品质提升的重要性,进一步验证了“酒是陈的香”这一传统观念的科学性;
陈年茅台酒的成功开发:开创了中国白酒高端陈年酒的先河,取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
1992年:通过饮用后体验、生产的基本工艺、理化指标等综合分析,第一次在白酒行业提出茅台酒饮用的健康属性;
2005年:茅台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建立我国第一家白酒酿造微生物的菌种资源库,分离保藏了79种近1000株茅合酿酒微生物;
2006年:经国家相关部门认定,贵州茅台(白酒)检测实验室成为第一家全国白酒生产实验室;
2009年:第一次在白酒行业提出风味化学研究思路使酱香型白酒的分析研究从“分析化学”层面提升到“风味化学”时代,直接促成了中国白酒“169计划”的产生和发展,为行业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搭建了白酒企业第一家分子生物实验平台,将酿造微生物的研究从细胞水平提升至分子水平,开启茅台酿造微生物分子水平解析时代;
第一次将风险预警技术应用于酿酒全产业链,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形成行业示范,促成中国白酒“3C”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2018年:构建了白酒行业第一家“有机原料一固态白酒生产一固废综合利用一有机原料种植”的纵向闭合生态产业链;
2020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套基于感官导向的茅台基酒中难挥发呈味物质的研究方法体系,实现了茅台基酒中后鼻嗅糊味物质解析。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热线:15206181866